伍冬蘭代表——
整治農村“山寨食品”刻不容緩
記者 劉文韜
【檔案】
伍冬蘭:全國人大代表、耒陽市龍塘鎮遠宏村村委會主任。
【觀點】
農村市場出售“山寨食品”現象較為普遍,給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帶來隱患,亟待整治。
【背景】
當前農村地區的市場上,銷售的“山寨食品”多,如雙匯火腿腸變成了“歡匯火腿腸”,大白兔奶糖變成了“太白兔奶糖”。究其原因,一是造假成本低、利潤高;二是監管觸角鮮有觸及,存在監管不力問題;三是偏遠鄉村農民鑒別識假能力有限?!吧秸称贰辈粌H涉及商標侵權,涉嫌不正當競爭,更嚴重的是絕大多數“山寨食品”中都存在使用國家禁止添加或添加量超出正常范圍的物質、衛生條件不達標、使用有毒有害包裝物等行為,嚴重影響群眾身體健康。
【建議】
伍冬蘭代表建議,加大懲處力度,對生產“山寨”、假冒偽劣商品的作坊企業和批發商施以重典;加強監管,加大對農村地區和城鄉接合部山寨食品的查處和打擊力度,尤其是加強對農村中小學校周邊以農村孩子為主要銷售對象的商店進行嚴厲整頓,發現問題,依法從重處理;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提高農民食品安全意識,引導農民樹立健康消費理念,教育群眾辨別和抵制“山寨食品”;建立第三方食品溯源平臺,讓所有在售食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明確。